(圖為杭州西溪濕地公園)
一、內涵解讀
1.概念
城市濕地公園是一種獨特的公園類型,是指納入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具有濕地的生態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態保護、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閑游覽為主要內容的公園。
城市濕地公園位于城市區域,以濕地科學性、藝術性為基礎,以自然濕地或人工濕地為載體,運用濕地生態學原理和濕地恢復技術,仿真自然濕地生態系統的結構、特征、功能、景觀、生態過程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的具有科學與文化價值的場所,是通過教育、培訓以及旅游觀光向人們展示濕地生態系統以及濕地生物多樣性,由多樣的濕地景觀、豐富的濕地動植物類型、特色的濕地休閑娛樂、濕地商品、濕地人文風俗、濕地生態建筑樣式組成的特別的主題區域,是市民和青少年接受生態環保教育以及健康向上的休閑旅游勝地。
2.特征解析
城市濕地公園不等同于單純的城市濕地、傳統的水景公園或水上樂園,也不等同于在城市公園內種植濕地植物或營造濕地景觀。
城市濕地公園除了具有城市濕地的一般特征外,還具備以下方面的特征:完備的生態系統、類型多樣、區域特色明顯、別具特色的濕地生態旅游和顯著的濕地生態經濟效益。
與傳統的濕地公園相比,城市濕地公園具有以下特征:
二、設立條件及系統構成
1.設立的條件
城市濕地公園的設立,必須滿足位置、規模、內容三方面的必要條件:
2.系統構成
城市濕地公園由城市濕地系統、城市社會系統和城市經濟系統共同構成,具有濕地生態保護、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等多重功能。
三、功能及分類
1.城市濕地公園的功能
城市濕地公園是城市濕地生態環境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綜合功能。主要表現為城市生態環境改善、城市景觀美化、科普教育、科學研究、休閑游樂等方面。
2.城市濕地公園分類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城市濕地公園具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
(1)按濕地利用類型可分:河口濱海型、湖泊型、沼澤型、河流型、城市社區人工濕地公園等類型;
(2)按人類干擾程度可分:自然、半自然、人工恢復型城市濕地公園;
(3)按發展起源和功能分:以濕地自然保護為主、以特色旅游為主、以濕地功能利用為主的城市濕地公園;
(4)按濕地與城市的位置關系分:城中型、城郊型和遠郊型濕地公園等。
四、發展現狀及問題
1.發展現狀
國外發達國家關于城市濕地公園的建設與研究已處于發展相對成熟時期,其在濕地恢復、建設以及保護方面的研究歷史悠久,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許多可供借鑒的經驗。
我國的城市濕地公園發展相對滯后,城市濕地公園的建設與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1)起步晚,發展勢頭快。濕地公園作為城市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的模式推廣近10年,至今已批準的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達49家;
(2)企業熱心,投資多元化。許多城市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建設濕地公園,城市濕地公園建設模式呈現出國有、民營多種成分混合的多元態勢;
(3)基礎理論研究滯后,技術方法有待創新。
2.面臨的問題
目前,我國城市濕地公園的建設上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1)城市濕地公園建設缺乏科學論證。許多城市脫離實際,盲目跟風,競相上馬城市濕地公園項目,缺乏科學合理的論證;
(2)城市濕地公園的政策配套和制度安排滯后。缺乏完善的城市濕地公園建設配套政策和制度,如投資模式、土地流轉、利益平衡等;
(3)管理體質不完善。城市濕地公園管理呈現出多頭管理的局面;公園的建設、管理多由政府一手操辦,管理缺乏科學性;
(4)缺乏人才和成熟的配套技術。我國城市濕地公園的建設仍處于探索和發展初期,專業性的技術人才缺乏;城市濕地公園建設缺乏系統的成熟的配套技術;
(5)城市濕地公園用地的利益有待平衡。城市建設用地大量占用濕地空間。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