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是童年美好的記憶,但城市的兒童和青年幾乎沒有見過螢火蟲,因此具有巨大的開發前景。螢火蟲科普館是螢火蟲旅游的重要形式之一,對螢火蟲科普館的研究有利于完善螢火蟲旅游體系,為今后類似項目提供參考。
一、螢火蟲科普館是什么?
是指以螢火蟲及其生活習性為載體,以展示螢火蟲生活、繁育、故事典故等為內容,以科普教育為目的的主題性科普教育展館;具有科普教育、生態宣傳、觀光游覽等功能。
二、五大功能分區
綜合現有螢火蟲主題景區相關案例,螢火蟲科普館的主要分成以下五部分:
知識科普區、光技術展示區、螢火蟲復育區、生態體驗區、拓展延伸區。
三、項目設置
(一) 知識科普區
螢火蟲科普展廳
【功能】:以螢火蟲保護、展示、科研和科普教育于一體
【設置條件】:
(二) 光技術展示區
光環境體驗室
【功能】: 集光技術展示、冷光知識普及和熒光游戲于一體
(三) 螢火蟲復育區
螢火蟲培育館
【功能】:集螢火蟲培育及其過程展示于一體
【設置條件】:根據螢火蟲品種特性,設置復育廳
(四) 生態體驗區
螢火蟲棲息館
【功能】:集稀有品種螢火蟲近距離觀賞、環境模擬展示和全天候游賞功能于一體
【設置條件】:根據螢火蟲品種特性,人工科學管控螢火蟲適存溫度、濕度、光度等因素,模擬生存環境,打造螢火蟲室內生態館
螢火蟲公園
【功能】:集戶外觀賞、實地考察與一體
【設置條件】:嚴格按照螢火蟲棲息地各環境因素科學管理和保護生態公園環境,適度、可持續開發生態園區
(五) 拓展延伸區
螢火蟲主題館
【功能】:集休閑娛樂、主題活動和有機餐飲功能與一體
自然養殖場
【功能】:集螢火蟲批量繁殖、養育功能于一體
四、活動策劃
策劃豐富多彩的活動,根據主題和內容策劃適合各類人群的活動:
五、規劃要點
六、設計要點
(一)設計依據
《科學技術館建設標準》中,對規劃設計有指導的作用的如下:
第十二條 科技館房屋建筑工程的房屋主要由展覽教育用房、公眾服務用房、業務研究用房、管理保障用房等組成。
第十三條 科技館的室外工程由道路、室外管線、觀眾集散場地、室外展覽場地、室外活動場地、停車場地及園林綠化等 組成。
第十五條 中小型科技館不宜設置穹幕、巨幕電影廳。影像廳和報告廳可一廳多用。
第三十條 科技館展廳設計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展廳宜設在科技館主體建筑物的一至三層,不宜超過四層。除特殊情況外,地下室不宜作為展廳。
七、短期展廳宜布置在建筑物的一層,可與常設展廳相鄰,但應有直達外部的獨立出入口。
(二)設計要點
1.選址要求
【關鍵詞】:生態好、低洼地帶、四季多水、有農田
最適宜的地形為山谷或者盆地,四季有水。山上植被豐富,生態良好,盆地里面土壤肥沃,有一定的耕作最好。
2.特色游覽道路
【關鍵詞】:水上、空中、地上;小燈裝飾、低照明、有色燈光環境
游船:體驗水中觀賞螢火蟲的美景
小徑:為了更好的觀賞螢火蟲,不遮擋觀賞視線,可將園燈以地燈的形式指引游人。
3.建筑
(1)科普館
【關鍵詞】仿生形態、生態材料、科技夢幻、低矮平緩
風格:①突出螢火蟲發光的主題進行設計;②體現生態設計主題,運用木質、玻璃等材質,營造現代生態科普館。
層數:1-3層為主,不宜超過4層??煞譃槲灮鹣x科普展廳、光環境體驗廳、螢火蟲培育展示廳
材質:現代科技材料;玻璃、木質等體現生態的材料
(2)其他建筑
【關鍵詞】:淳樸鄉村風、個性情切小空間、自然生態材料
風格:融于環境的鄉村風格
層數:1-2層為主,戶外螢火蟲觀賞小屋、室外活動廳、戶外培育廳等
材質:就有其本土的巖石、沙土、泥土、樹木等等不同于別處的材質,使用本地化材質也是與當地環境風貌相融洽的一種手
法。
4.環境
(1)軟質景觀
植物:以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為主形成較為開闊的視覺空間,以高大喬木作為背景。
水:利用低洼地勢形成水體,迎合螢火蟲喜歡潮濕環境的特點,同時作為水體景觀打造。
(2)硬質景觀
鋪地:可利用鋪裝的質地、色彩等來劃分不同空間,產生不同的使用效應。同時,可使用石子、木質、混凝土制品、樹皮等
材質進行鋪地。
景觀構筑:更具不同概念打造風格各異的景觀小品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